首页 资讯 正文

甘肃镇原:以文化之笔 绘发展之景

体育正文 135 0

甘肃镇原:以文化之笔 绘发展之景

甘肃镇原:以文化之笔 绘发展之景

近年来,甘肃省镇原县以文化为笔,挥毫泼墨。深挖本土文化资源,让古老智慧与(yǔ)现代活力碰撞交融(jiāoróng)。以文化人,在潜移默化间滋养心灵,塑造新时代的(de)精神风貌;以文促旅,串联起自然与人文(rénwén)的珠链,吸引四方游客探寻诗与远方;以文惠民,让文化的暖阳照耀每一个角落,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,让文化在新时代的枝头绽放出(chū)绚烂的光彩,绘(huì)就出一篇繁荣发展的动人华章。 以文化人 千年文脉(wénmài)激活文化基因 北魏石窟的佛陀低眉浅笑,东汉贤哲的墨香穿透时空,香包藏(bāocáng)日月,窗花映春秋……如今(rújīn)的镇原,正以八千年(nián)文化积淀践行“以文化人”之道。 “剪云裳”剪纸服装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(gōngtú)) 镇原县深谙文化遗产不是尘封的(de)记忆,而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沃土。学者们从《潜夫论》中提炼“贤者治国”的当代价值,让东汉思想在(zài)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;围绕剪纸(jiǎnzhǐ)、“秦诏版(qínzhàobǎn)”“镇原老席”等元素,精心研制(yánzhì)出“秦诏版”书签、“潜夫论”刺绣、“镇原文物”镇尺等30多种特色文创产品;“剪云裳”系列剪纸服装惊艳出圈(quān),轰动全国……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正以青春姿态激活文化基因,增强文化自信,提升了镇原文化的知晓度,让历史文脉在传承中熠熠生辉。 一系列精彩纷呈(jīngcǎifēnchéng)的文博比赛相继开展(kāizhǎn),首届文物(wénwù)摄影大赛、首届少儿(shàoér)文物讲解大赛等,开启了大众了解镇原历史文化的大门,引导群众用心捕捉镇原独特的历史文化;创新社会教育方式(fāngshì),打造“展览+社教”双融合模式;围绕常山下层(xiàcéng)文化玉磬、康乐史前彩陶等文化瑰宝,开展“金石之音”“红黑交织如诗如画(rúshīrúhuà)”创意画彩陶等社教活动。在这些活动中,文博成果真正走进大众生活,实现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。 以文促旅 三旅融合澎湃发展动能(dòngnéng) 镇原县锚定“文化赋能”战略(zhànlüè),以“中国书法之乡”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等金字招牌为支点,撬动文旅(wénlǚ)、农旅、商旅深度融合,为镇原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赋能。 在文旅(wénlǚ)融合上,镇原县串联北(běi)石窟寺、潜夫山等文化地标打造5条精品旅游线路,举办非遗进景区、北魏文化音乐节等系列活动,成功激活北石窟驿国家4A级景区,年吸引(xīyǐn)游客超30万人次,实现旅游创新1000多万元。同时,评选出“镇原十大特色美食(tèsèměishí)”和18个“镇原特色美食示范店(shìfàndiàn)”,将文化热点转化为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动能,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旅游体验,实现文化与(yǔ)旅游的深度(shēndù)融合、相互促进。 镇原县翟池景区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(zhōngxīn)供图) 农旅融合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构建“农业+体验+观光”新模式,实现农业“焕新”与旅游(lǚyóu)(lǚyóu)“双向奔赴”。郭(guō)原乡毛庄村以朝天椒(cháotiānjiāo)种植、农特产品培育等农业资源为依托,以旅游体验为手段,建成(jiànchéng)了300亩朝天椒种植采摘基地和辣椒烘干观摩基地,开发自制辣椒酱、精品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10余类。上肖镇翟池村建成农特产品、民俗工艺品(gōngyìpǐn)等4个运营中心和石磨豆腐、古法榨油2个手工(shǒugōng)作坊,并打造养殖体验园、果蔬采摘园、火炕(huǒkàng)民宿和农家乐。平泉镇南(zhènnán)徐村打造了“万亩果园观光采摘—七彩廊道漫步打卡—百年柳抱(liǔbào)槐祈福诉愿—红色村史馆主题教育”的全闭合旅游线路,在延长农业产业链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,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收入来源。 商旅协同发展更显活力,借力电商培育(péiyù)89个千人直播账号,年销(niánxiāo)书画作品、民俗艺术品及辣椒制品等962.2万元;推动(tuīdòng)北石窟寺与北石窟驿景区(jǐngqū)联动发展,共享文创商店展销平台,实现景区客流(kèliú)互导、资源互补;引进企业开发翟池景区30余个休闲项目,创收超千万元。 以文惠民 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(měihǎoshēnghuó) 镇原县坚持(jiānchí)文化与文明并举,有效整合各类文艺资源和社会力量,成立镇原县文艺服务(fúwù)中心,并组建了“艺心惠民”志愿服务队,不断拓展(tuòzhǎn)文化惠民服务内容、创新服务形式、提升服务品质,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(gōnggòng)文化建设成果,为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。 镇原县发挥书画优势,组织志愿者将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(bǎohù)等主题融入(róngrù)墙绘,以生动有趣(shēngdòngyǒuqù)的形式打造“政策宣传墙”“美德教育墙”,既美化乡村又传播文明理念(lǐniàn)。每年春节组织书法志愿者书写赠送春联,让传统年俗焕发文化新韵,实现“一墙一景育人(yùrén)心,一副春联传万家”。 “美德教育墙”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(gōngtú)) “高价彩礼不能要,简办喜事人人夸!”镇原县把文明新风编成快板、春官诗,用方言表演,逗得大家(dàjiā)直乐(zhílè)。2024年举办的春官大赛,45名选手(xuǎnshǒu)用幽默诗句宣传政策,线上10万人围观。这些“土味”节目还被(bèi)拍成短视频,在手机上火了起来,让(ràng)文明理念悄悄扎根人心。 非遗传承人任艳艳等人开培训班,教(jiào)3000多名妇女做香包、鞋垫,按订单生产,每人每年能挣5000元。庙渠镇还把农家院子变成“文化作坊”,有(yǒu)的装裱字画(zìhuà),有的做手工布鞋,闲地变“宝地”。现在全县有28个非遗工坊,年产值超4000万元(wànyuán)。 镇原县每年还组织文艺活动300多场,累计18万群众参与,满意度超97%。文化不再是“高大上”的(de)东西,而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——美化(měihuà)家园、丰富生活、带动致富(zhìfù),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。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(gònggǎo)) 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(suǒyǒu)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甘肃镇原:以文化之笔 绘发展之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